栏目导航

  • 企业文化
  • 品酒时尚
  • 最“疯狂” 高端白酒价格齐飞扬

    最“疯狂” 高端白酒价格齐飞扬
    - 2012-1-11 10:58:47 -
         2011年,高端白酒价格几近疯狂。

         2011年1月1日,53度飞天茅台的出厂价由499元/瓶上调至619元/瓶,市场指导价为1109元/瓶,其他品牌的白酒价格受此风潮引领也不同程度上扬。3月30日,山西汾酒发布公告称,从2011年3月29日起对部分产品对外售价进行调整。而在山西汾酒宣布提价的一周前,古井贡酒宣布产品提价,提价幅度为3%至25%。


      8月29日,五粮液发布消息称,从9月10日起上调五粮液产品价格,上调幅度为20%―30%。其主力产品的终端零售价由此一举拉升到1109元/瓶。

      11月,泸州老窖将52度普通装“国窖1573”出厂价提至889元/瓶,终端零售价涨至1389元/瓶,涨幅达40%。经过此次提价,国窖1573成为第三个攻破千元大关的白酒高端品牌。

      12月25日,郎酒集团提高产品出厂价,幅度在15%—20%。

      与此同时,水井坊旗下所有品牌除了“菁翠”外集体上调,涨幅在12%—30%。提价过后,水井坊主打产品“52度井台瓶”的零售价将达到每瓶850多元,上浮约为16%。

      年关之际,贯穿了2011年全年的白酒涨价潮似乎要再来一轮冲刺。

      面对高端白酒价格的轮番上涨,消费者不禁要问,其涨价的理由是什么?

      把价格上涨归结为产品原材料成本上涨,说服力恐怕不够,尽管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在增加,但其增加幅度并没有那么大。

      强势品牌借涨价卡位一线阵营,或许才是白酒涨价的真正主因。

      2011年,整个酒类行业中知名品牌高端白酒的价格上涨,恰似厂家间玩的一场“争上游”游戏。这也表现出一线品牌谁也不愿意和第一品牌之间的价位拉开太大的距离,这与扑克游戏的“争上游”一样,采取的是跟随策略。

      此外,一些原本生产中档白酒的厂家,也在努力让产品挤进高端产品之列。

      中间商和游资的炒作是高端白酒涨价的另一只推手。

      近日,因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酒价,茅台经销商珠海港华侨实业公司被广东省物价局处以50万元的行政处罚。有风必有浪,尤其对于具有投资价值的高端白酒而言,中间商的一个小小炒作极有可能导致其在终端环节的新一轮涨价。

      “不涨价就不是好酒?”对于几近奢侈品的高端白酒来说也许就是这样,供不应求是最好的解答。

      2008年金融危机时,很多消费品陷入低迷,而白酒消费依然表现强劲。一方面,高端酒的品类本身就那么几种,产量就那么多;另一方面,高端白酒的消费群体很忠实,他们的消费基本和价位无关。尤其逢年过节的时候,“面子酒”不能不喝,礼不能不送。

      从长远来看,只涨不跌的市场是不可能的。然而,以茅台为首的高端白酒正在演绎着这样的“奇迹”。

    编辑点评:

      市场背后都有一只无形的手。对于高端白酒而言,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就是这只无形的手。

      原材料涨价,酒品出厂价就必须涨,这叫“涨”得合法;中间商追求利益最大化,价位再怎么涨都是供不应求,这叫“涨”得合理;“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茅台再怎么贵,也得喝”,这叫消费得“疯狂”。不客气地说,正是消费者“要面子”的特珠消费观念,才导致了高端白酒价格如此“疯狂”。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