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 企业文化
  • 品酒时尚
  • 最“无奈” 发改委两次约谈难阻涨势

    最“无奈” 发改委两次约谈难阻涨势
    - 2012-1-11 11:02:14 -

      2011年,白酒涨价的消息几乎没有消停过。酒业的涨价行为在引起市场关注的同时,也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特别“重视”。一年之内酿酒企业两次被约谈,强调维护价格稳定。

      2011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和价格检查司、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公室紧急约谈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以及华润、青岛、燕京、百威四大啤酒集团。2011年4月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再次会同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约请17家协会负责人,召开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座谈会。

      约谈中,发改委价格司对行业协会和酒类企业提出了五点要求,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是要求保证市场供应,不能人为制造短缺;共同维护良好的价格秩序,不能搭车跟风涨价;确实需要调价,一定要和协会、政府沟通,不集中搭车涨价,不超过成本上升合理幅度涨价,不提前散布涨价信息,更不能串通涨价。

      为此,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倡议酿酒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确保酒类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努力创造和维护良好的酒类市场价格秩序和消费环境,保持消费市场和谐稳定。

      时隔半年,国家发改委再次约谈主要白酒企业,要求“稳定价格、不能再出现涨价现象”。

      2011年9月16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经贸司、价监局共同召开白酒价格座谈会,约谈了茅台、五粮液、苏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5家白酒企业。国家发改委在会上称,鉴于目前通胀预期的压力,行业协会及白酒骨干企业要起到维护白酒市场价格的作用,同时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不能再出现涨价现象,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

      发改委在会后发布的倡议书中再次重申,根据成本和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合理制定产品价格,不超过成本上升的合理幅度涨价,不凭借企业的垄断地位随意涨价、谋取暴利。

      但是,此次发改委并没有明确规定限价的时间,市场对此的解读为,这只是官方再一次对酒企涨价发出警告,将会延缓涨价时间点,同时市场需求旺盛的格局并没有出现改变,供不应求的市场和成本上升,使得酒价依然具有上涨冲动。两次约谈很有可能会使得白酒出厂价停止上涨,但是市场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则会继续抬升白酒终端价格。

      酒类市场的表现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从中秋、国庆到如今的春节将近,白酒涨幅频频让人惊叹,就拿茅台来说,从中秋到现在,每瓶飞天茅台的价格涨了接近500元。此外,五粮液、国窖1573、水井坊、郎酒等高端品牌在年底也纷纷祭起了涨价大旗。

      
    编辑点评:

      
    一年两次被“约谈”,频率似乎有点高。面对发改委对白酒涨价的一次次“警告”,企业涨价的行为有所放缓。然而,从年底各家白酒涨幅情况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发改委的良苦“用心”,最终还是没能阻止白酒企业一浪高过一浪的涨价潮,真是无奈啊!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