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行业在经过多年的高歌猛进后,去年开始了行业的调整期。从今年中秋的销售来看,已经进入“清冷”时节。这种“清冷”并不是坏事,也许它能带给酒类生产厂 家、酒类经销商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使众多酒类生产厂家、酒类经销商能从消费者真正需求进行运营,从而做一间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曾记得在前几年,在酒类行业受到追捧时,很多酒类生产厂家出现了产量你追我赶;拆民居、拆古镇、开荒山进行厂房的扩建扩产。你产量定几百吨、我几千吨、几万 吨,多么豪迈,真是有气吞山河的气势……还有些经销商也开始进行所谓的营销创新“饥饿营销”。酒类产品价格就是在这些“大哥”带领下无节止地上涨,就算是 从事酒类行业十几年的人也看不懂、摸不透...
在快鱼吃慢鱼的理念下,很少会有厂家静下心来对酒类产品的品质和稳定上下功夫;管技术的工程师也只顾周游列省列国,为经销商站台。在对产品品质、包装、防伪方面都很少会有顾及,就算是正规渠道买来的酒也难以检测,有关部门也一头雾水...
在酒类价格上涨时,厂家与经销商配合得天衣无缝、其乐融融。不管啥节气,也不管老百姓的承受程度,纷纷都——你涨我涨大家涨,你赚我赚大家赚。很少酒类厂家、经销商会从自身的品牌,长久的经营去考虑、去运作...
当经济环境有所变化时,当酒类行业调整时,很多厂家一看销售不对,纷纷互相降价、互相砍价,看谁逃得快、降得快、降得彻底,没有一家想做烈士的。想当初,互 相涨价比快,今天互相降价也比快。但这可苦了近几年从其他行业转型过来,想在这一行业淘金的发财人,本来以为挺好玩的,但一脚踩进来,发觉这行的水太深 了,但为时已晚。近两年很多关门走人的便是例子...
作为酒类生产厂家、酒类经销商,要理性地对待行业的每一次调整。当经济上行时,要注意泡沫,更不要跟风造势;当经济下行时,更应从产品的品质、企业的管理、体制上的转变下功夫,以及从酒类行业健康、理性的发展着想,从而起到行业楷模的作用,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